周日午後奇妙的艋舺行(二)汩汩流淌歷史的甜味—臺北製糖所◎文、圖:簡素津
人生實在是太奇妙了!我們永遠無法預知在下一個街頭的轉角,會有什麼奇蹟在等著!
這學期劉還月老師開了一門「飲食文化」課,叫做「甜與鹹交錯的美味」。我一向飲食從簡,對於「交錯的美味」動不了心。唯一說服我去上課的理由是想從交織的美味中去了解老師的飲食觀。
上了課才知道,「此飲食」非「彼飲食」。確切的說應該是談「糖與鹽的歷史沿革及其演進的脈絡」。能從最初的蠻荒,人類採擷野果的鮮甜到工業文明的機械製糖一路細細究讀,老實說,我還滿感動的。我在一張張投影片中看見歷史的力量一路推進外,還看見老師用了最單純的文化深度,還原美味的真面目。
在街角轉彎處,遇見—糖!
沒想到,在繁華喧嚷的艋舺鬧區,在另一個街角的轉彎,我遇見了〝糖〞!
萬華有製糖廠?這是在我今天出門前從來沒有過的藍圖!所以我的〝驚嚇〞非同小可。當我看到巷弄間的停車場標示著「新糖廍公園地下停車場」的指示標誌時,我不禁要莞爾的老實招認:難怪乎姊姊以前常笑稱我是井底的爛泥巴—還在青蛙底下呢!想來一點也不為過!
人生的曲調實在是太奇妙了!沒上「甜與鹹交錯的美味」的課程之前,我沒去過新社,上了這課程之後,我去了「新社蔗苗養成所」,對於臺灣史上第一次土地徵收而引發的農民抗爭悵然不已……。而這周日午後奇妙的艋舺行,竟也不經意的與糖相遇……,尤其是矗立在我眼前,這一小塊面積的「蔗田」!
對於出生在嘉南平原上的我,在潛意裡,蔗田一直是嘉南平原的大地風景之一。上了劉老師人文私塾中的「一切從糖開始」之後,明瞭甘蔗為熱帶物產,因而在日治時期就確立了「南糖北米」的耕植政策。
臺北製糖所的光陰掠影
老師領我們走進今名為萬華「大理街糖倉」的糖廍文化園區。整整三大面「光影.印象」牆,循著時空的縱軸詳述北台灣製糖產業的沿革。
開門見山的文字是這麼說的:「從凱達格蘭族散居北台灣的久遠年代開始,蔗園已在北台灣伸展。清代,各地的糖廍裡牛隻轉動石磨榨出香甜的黑糖……。」
日治初期,在現今的板橋、新莊、蘆洲、北投、關渡等地都有蔗園。光影.印象牆中引述日人《臺北散見》的紀錄「……淡水河對岸設砂糖製造所,因此栽培其原料之甘蔗到處皆是,遠望如蘆原者,皆甘蔗田也……。」看了這段文字,讓我極其訝異,熱帶作物的甘蔗竟也曾在北台灣,用它堅硬的環節,步步高升的舒展過關渡平原蔚藍的天空……。
我在園區的室內展示空間,從清代糖廍圓錐形棚屋榨蔗的模型,看到日治時期新式甘蔗細裂機的生產性糖廠的圖示,在日治時期的「臺北製糖株式會社」到「臺灣製糖的臺北製糖所」的演變中,重溫了劉老師人文私塾裡糖與鹽的歷史沿革及其演進的脈絡,我焉能不感動!
謝謝劉老師!果然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劉還月」!在街角的轉彎處遇見糖的「導覽艋舺」,實在太令人驚訝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