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素津.林間流動的文學 (47)
- Apr 15 Mon 2024 13:27
林溪津渡桃源
- Apr 02 Tue 2024 19:33
望斷天涯路
- Mar 31 Sun 2024 18:44
小草檜木牌—《素月津渡》
小草檜木牌—《素月津渡》
人生一路走來有好多的收藏,每個珍視的收藏都是自己生命的烙痕,每個物件,都在傳遞故事。 只是時間的長河如老樹攲斜古道,樹見行人幾番老。去因此在年前家裡整修、油漆工程時,把家徹底翻了一遍。外子的感慨是:「家裡書怎麼這麼多啊!」(書搬來搬去的很累)事後,在整理書上架的時候,就認真的「斷捨離」。謝謝小草收留那愛書!謝謝小草的《素月津渡》檜木牌!我會帶著這心意,在山間劈波草浪,在海岸邊「胸懷大海」……。~素津2024.3.31
《詩018 — 素月津渡》2024.3 ◎文字、照片:小草藝術學院 秦政德
謝謝素津媽咪地再次贈書,僅能以小小的《素月津渡》檜木牌回禮。聽聞倪先生剛退休,所以《素月津渡》正好可以跟著兩位環遊全臺、上山下海,期待素津媽咪結合倪先生攝影、文情並茂的詩意遊記囉!2024.3.28記
- Apr 19 Mon 2021 10:52
盛開的,小月桃花!
盛開的,小月桃花!◎文字、攝影/簡素津
2011年3月,當小草的碑從始知道的山林消失之後,有很長的一陣子,我懷著極深的失落。
那年,為著紀念這片山林,我終於用林間遍地的「小月桃花」做為我的「自然名」,而結束多年來不斷自我追尋「自然名」的心象之旅。
- Jun 16 Sun 2019 23:32
聽蟬的山林
天地之間,我們總是戀著什麼,戀著一個人、一處風景、一條小溪……(節錄:張友漁/再見吧,橄欖樹)。
我戀著的,是這聽蟬的山林。
- Feb 28 Wed 2018 00:34
草山.心留 之4—森林鬱閉底層的花語—草山心流的春天~日本蛇根草
草山.心留 之4 森林鬱閉底層的花語—草山心流的春天~日本蛇根草◎文字:簡素津/攝影:倪茂清、簡素津
因為是魂夢的棲所,因此百次千番走去……。星期日山行「草山心流」。
歸來,依舊「草山.心留」……。
沿著這條與水圳同行的步道,泠泠的水響,是林中無法忘卻的和聲。像一首韋瓦第《四季》協奏曲,充滿表情、速度和力度。
- Feb 26 Mon 2018 10:55
草山.心留 之3—森林鬱閉底層的花語—冷清草
- Mar 15 Wed 2017 21:08
謝謝曾經的始知道
謝謝曾經的始知道◎文:簡素津/攝影:倪茂清
山上的朋友來信——「……我前幾天到水圳去了一趟,的確發現唯一一個立碑不見了, 被敲掉……。」他說:「…… 也請小草安心…,一切隨遇而安吧…,上帝會知道他的用心…。」
看完,有好霎時回不了神。我找出這些曾經的始知道,悼念「我的始知道」碑——謝謝曾經有你。
- May 12 Thu 2016 14:36
小草島盒—「島津」
小草島盒—「島津」 ◎文:簡素津/圖:小草藝術學院—小草島盒
謝謝小草的島盒!如同讀碑的心情,百轉千迴。
津與津之渡口的一語雙關。再者,島與津本不相連結,連結後,突然有了踩在這塊土地極深極厚的重量,島嶼成了漢移民者問津的渡頭。
思緒飄遠一點,「知津者」的孔老夫子,「行者無問津」之慨的陶淵明……;思緒回到現代,「知津者」幾人能夠?
- May 06 Fri 2016 21:41
小草明信片—台灣日治時期的淡水港
- Jan 29 Fri 2016 22:19
霜雪七星池
週六、週日,霜風寒雨的急凍天,參加劉還月老師分別在台中小大繪本館以及貓頭鷹圖書館的活動之後,我搭好友的車回淡水,當車子行駛在64快速道時,我們都驚呼了起來—因為眼前的大屯山系,從山稜線往下,五分之四披上了雪衣。
回家後,我打開電腦,在一堆被雪況洗版的臉書中,跳出我熟悉的小草的「始知道」山林!我知道,不追雪、不追星的我,終將為收藏這片霜雪的始知道山林而去……。
- Jan 28 Thu 2016 13:48
始知道,雪.知道
週六、週日,霜風寒雨的急凍天,參加劉還月老師分別在台中小大繪本館以及新莊貓頭鷹圖書館的活動之後,我搭好友的車回淡水,當車子行駛在64快速道時,我們都驚呼了起來—因為眼前的大屯山系,從山稜線往下,五分之四披上了雪衣。
回家後,我打開電腦,在一堆被雪況洗版的臉書中,跳出我熟悉的小草的「始知道」山林!我知道,不追雪、不追星的我,終將為收藏這片霜雪的始知道而去……。
- Jan 26 Tue 2016 22:13
七星池的重相逢
七星池的重相逢—楊燁與我◎文:簡素津/攝影:倪茂清
我與楊燁相識始於小草的臉書,那是多年前有一次,因為回覆小草推薦我去看七星盈池的留言—「……去拜訪七星隱池一直是我的夢,在那風雨過後,那份來自山間的呼喚就更撼人心魄了。但您可能不知道,素津是因為身體不適而積極的重返山林,一年來每個星期日不間斷地上山,用最慢的速度去造訪林間的每一個小徑,然而我的努力不算成功。在暑假的第一天,我就住進台大醫院手術,目前正在養病中。所以今年的暑假〝很悶〞,哪兒也去不成。不過藉由您的部落格,我看見天然造景的七星枯池如何在雨後化身為七星盈池,盈秀靈動的映照周遭的天光雲影……。謝謝小草的分享!只是很遺憾當季節啟動蟬鳴合唱時,無緣在蟬鳴迴廊的林間聽蟬嘶繞樑的清韻……。下次吧!我不會放棄這些值得追尋的夢想。」沒想到,馬上跳出楊燁留言的祝福,他要我早日康復,好好靜養,爬山就讓小草去就好……。
雖然當時我不識得楊燁為何許人也,但字裡行間流露的真性情,讓我感到相當的溫暖,就直覺把「熱血男兒」和「楊燁」畫上等號(經過這麼多年,我當初的對楊樣的直覺依然神準)。
- Dec 06 Sun 2015 16:57
森林裡的綠廊
- Dec 02 Wed 2015 19:22
以小月桃花為名……
以小月桃花為名……◎文、圖:簡素津
認識朋友夫妻的「自然名」,原以為他倆是「荒野人」呢!於是為此展開一場「荒野與自然名的對話」。末了,朋友問:「那你的自然名是什麼?」我答:「秘密!」
可是這個「祕密」在網路發達的年代很快就被解碼,所以他在《我的〝自然名〞》裡按了一個讚。這圖就無由的在心靈底層悄然翻騰湧動……。
- Sep 19 Sat 2015 00:00
滬門尾盾—小草碑
- Jan 02 Fri 2015 14:56
因為,山在那兒
因為,山在那兒◎文:簡素津/攝影:倪茂清、簡素津
為了「面山教育」我去上課。老師說:「曾有人問英國的登山家馬諾里,為什麼要去爬山?他說:『因為山在那裏。』」
為此,「因為山在那裏」成了登山界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