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湖細賞(二)成龍溼地◎文、圖:簡素津/人物攝影:倪茂清
在台灣,不管你走到哪個小鄉小鎮,都可以看到一群人默默的為在這片土地上認真地耕耘。
在「風頭水尾」的海口環境中,玫瑰蕃茄在水井村鹽化的土地裡奮力甜蜜的生長;觀樹教育基金會在海水倒灌的土地上,努力在桑田變滄海的生態休耕中,陪伴當地居民過渡到濕地生態的教育熱忱;還有寒流時節,日曬烏魚子、採蚵的漁村景象,在在用勤奮的勞動身影,翻轉「風頭水尾」既定的宿命……。
成龍溼地
無庸置疑地,西南沿海養殖業為台灣的漁業市場撐起一片天,但超抽地下水的漁業養殖造成嚴重的地層下陷,讓全民共同擔負起桑田頓成滄海生態休耕成本,或更甚者是整個村莊生命財產的安危……。幾次到成龍溼地,儘管環境藝術裝置幾番更迭,我的眼睛總無法從溼地中,兀自佇立在水中央半淹的房舍,或是瀅洄於水的前人祖墳中挪移視線……。
站在夕陽將沉未沉的成龍溼地好一會兒,我悠悠地目光從「哀愁」處收回來,望向外子聚精會神拍攝的2015國際環境藝術節創作的「水核心」。這大概就是晚近遊人熟悉的「成龍溼地」吧—創作藝術、鳥類的天堂!
若放下既定的事實看溼地,溼地夕照的確美極了,今年「水核心」帶給了我〝空靈的承載〞感。您看,就連在溼地邊陲追逐戲耍的流浪狗,都極具藝術創作以及荒野奔馳的速度美感。
於是,生存在這片土壤,接受它現有的樣貌,努力地變負為正,為淹水的土地注入新的生活契機。從林務局的「生態休耕」補助到觀樹教育基金會「溼地生態」的環境教育和不抽地下水的養殖教育,我看見成龍村三代人正為生態環境、生態旅遊全面動起來的力道。祝福他們。
成龍往事
我為了這對鳥門神而去。
找到這兒已經是晚餐的時刻,門關著,裏頭亮著燈,我在門外拍照,熱心的村人問:「怎麼這麼晚才來?」我說:「喔,我來到這兒,就已經這麼晚了。」他說門沒鎖可以進去看。於是我推開門,閱讀「成龍往事」
這間非常柔亮舒坦的閱讀空間叫做「成龍集會所」。以彩度低、明度高的磁磚拼貼而成的室內空間,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我想:要是我坐在這兒說著繪本故事,一定無法讓大家的視覺聚焦……,因為眼前的繽紛實在太令人著迷了……。
這一面面的素磁,像「新造型主義之父」蒙德里安《愛跳舞的方格子》。方格子裡巧妙的嵌鑲著成龍村景和兒童畫燒製的彩瓷,用最貼近生活的姿態,向遊人訴說成龍村歷經歲月的點滴生涯……。
相關連結:成龍溼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