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N0257_調整大小      

海岸公路行旅(六)東河橋和東河浪人◎文:簡素津/攝影:倪茂清、簡素津

 

沿著台11線往南,越過馬武窟溪上的東河橋,來到我旅行地圖上標註著密密麻麻記號的東河村,過去它都只是我「路過」的一站,大抵「路過」的都不會有太深刻的記憶,但東河卻是例外,因為它是富東公路的終點。 

在花東縱谷橫越東海岸山脈的三條公路中,就屬台23線的富東公路最是曲迴路遙。記憶中沿著鱉溪、北溪到馬武窟溪一路切割的海岸山脈,攀山越嶺兩個多小時才從一派青蓊的山間穿出小馬隧道,頓時天際開闊,太平洋群浪就在「東河」開懷地笑鬧著。因此,「東河」我記得—它總是明燦、開朗的模樣!

 

東河橋  

DSCN0253_調整大小 
DSCN0269_調整大小   

位處馬武窟溪出海口的東河舊橋,是我這次旅行的選點。   

站在橋上看東河新橋,真有點錯覺於出瑞港公路的港口長虹橋,只是少了一座出海口處的溪卜蘭島罷了。 
舊橋動人的風情是工程師為維持溪谷自然風貌,橋墩設計採拱橋式與支架式「一橋兩式」並用的用心。走在東河橋,深感每件事都因為用心而有了意義。

 

DSCN0260_調整大小       

我站在橋上看青山、綠水、帝王白石磊磊的馬武窟溪。    

這水,真緩。緩緩的匯流一處潭清水鏡,遊人在此盪槳、泛舟。  

這水,真靜。靜靜的巨石一路阻撓消能,形成馬武窟溪終年沒口河風情。

 

金樽陸連島

DSCN0217_調整大小      

看過因海水不斷侵蝕而折斷岬角頸部而成「離岸島」的三仙台嶼後,我順著台11線南下,來看金樽「陸連島」。

顧名思義「陸連島」就是島嶼面向海岸陸地的地方,因為海浪沖擊力減弱,泥沙較易堆積而形成沙洲,當堆積的泥沙將島嶼與陸地連接起來時,就稱這個和陸地相連的島嶼為「陸連島」。  

大自然真是很奇妙,小小一個台灣,短短的成功鎮到東河鄉的海岸,大自然的生與滅,分與合靜默遞嬗……。

 

東河浪人

DSCN0577_調整大小  

到東河看浪人,是我此行懷抱的夢,多少個日子我用吳懷晨的《浪人之歌》去認識我陌生的海洋、陌生的浪人、陌生的浪點。

 

DSCN0197_調整大小     

我深呼吸!終於要走進「最最遙遠的海濱—東河村和它的天后」章節。此行不為天后,全為書裡頭「浪人的海圖」—
「……如果金樽海灘是一幀可開卷的風景畫,當卷書一攤,那人在沙灘上的身形便安靜如一只米粒,於背後山色襯托中,浩瀚大海旁,人舒泰安適……。」
於是,我沿休閒步道下探到沙灘「……下方就是漫長的帶狀沙灘與無際的海洋。回頭,身後便是谿山行旅圖般壯麗的斷崖。」
DSCN0210_調整大小.JPG  

 

DSCN0212_調整大小   

讀過谿山行旅圖,我走向國際衝浪選址於此的金樽漁港。台灣冬季的衝浪聖地。

浪人的海圖是這麼記載的「……此地左右跑浪皆有。一般而言,當東北季風賣力狂吹的季節,此處因為避風,群浪入港後仍顯整齊有序;那時台東其餘的海濱都已經是群浪亂舞了。」

 

DSCN0581_調整大小  

我看浪人趴在浪板上,划向波濤等下一個浪。

又續讀「……然而,不是每個衝浪的人都能適應此地地形。金樽小海灣以赫赫有名的岸邊流著稱。通常,海浪推近岸邊時,會逐步崩潰減弱。但,金樽海灣的地形卻讓海浪直直長驅到岸,硬生生襲擊灘頭。想像,兩公尺的大浪直接轟炸岸邊的模樣……。」

DSCN0202_調整大小

DSCN0991_調整大小    

突然,浪人們在一個浪緩慢起伏間前回身轉向,持續滑水增速,一副就定位姿態。我學會預測,他將順勢站起。

正如浪人的SOP一樣,「……當浪接觸到浪板尾端的那一刻,頓時會將浪板拱起,靠著海面高度的落差,瞬間浪板將會衝出成功完美的一道浪。」他躍上浪壁,優雅地趕在浪的前頭持續滑行……。

 
DSCN0996_調整大小 
DSCN1000_調整大小 
 

我想著可以恣情好歹都要膩在浪點旁,只為每天可以投身大海的懷抱中,尋找生命的價值的浪人!
懷著敬佩的心情,
我在金樽的海灣深感人與自然這部大書的雋永,以及有浪,就寧願窩在海邊打工的浪人那「做自己」的生命質感……。

 

 

註:
一、衝浪手站在板子上滑行海面時,若從左方衝向右方,稱之為右跑浪;反之為左跑浪。
二、文中引號內文字引自《浪人之歌》。作者:吳懷晨/木馬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en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