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jpg  
繪本的共讀與討論◎文:簡素津
今天,我收到一封信—


親愛的素津老師:
我最近有些困惑,想請問您的想法!
前說故事給孩子聽時,都是以文本上的文字讀給孩子聽, 上了研究所,有些教授建議再對孩子說故事時,要加以討論,讓孩子看到故事角色的心境、情緒、了解事情的因果......,和我原本的想法不太相同?我越來越迷惘了??

我回了一封信—
謝謝您的來信!那天我還在想您呢!希望您有空就近到〝華婉兒童圖書館〞排班說故事。因為多跟孩子相處,越能把您的所學加以發揮,甚至去驗證。還想著清大每月的農夫市集,您一定要去逛逛。主要還有我們的「小大路邊攤」在哪兒擺攤說故事。他們幾乎都是清大的學長、學姊,從當學生到畢業,還一直在清大〝擺故事攤〞說故事給孩子聽。您去時可以找慶賢、永年、潔怡、羽萍……,把這群小大人當朋友,跟他們一起玩吧!歡迎加入〝小大路邊攤〞的行列。他們多年和孩子相處和說故事的經驗,在您求學期間可以協助您對幼兒共讀或討論的疑惑,理出一些頭緒來!

接著素津要回答您的提問。
「以文本說故給孩子聽」是我們對小讀者的尊重。因為每個孩子(或大人),都是一個獨立的讀者,用他們自己的生命經驗和書做連結……。我想這點您相當的清楚。我們不能讓每一個讀同樣一本書的人,都得到相同的理解。您看書的角度和心情一定和我閱讀書時的切入點不盡相同。而每次閱讀同樣的一本書,也是有不同時期的領悟和感受。書一直在那兒不變,變動的是我們對生命體驗在一次次閱讀中漸次的不同,這就是「成長」。而閱讀之所以有趣,就是在不同階段讀它,都能品出不同以往的趣味和所感。

「 以文本說故給孩子聽」」,就是尊重他閱讀的角度和心情。不分析討論,讓孩子可以在每一次的閱讀中,找到不同的發現和讀出不一樣的心情,這就是閱讀的趣味了!試想,您喜歡靜靜的讀完一本書而想和別人分享想法時,都是書在您心中發酵、有感覺,想說……,才有〝和別人討論〞的驅使動機。

如果在孩子還沒有準備好,或者依孩子發展而言,孩子的感知能力是勝過他語言所能表達的能力(所以要看孩子的年齡吧!)如果他的語彙能力無能準確的表達他心中的感受時,我們要和孩子〝討論〞,則是大人希望孩子〝讀懂〞書中想要傳遞的〝中心德目〞,我私想:這是比較有〝教育〞、〝授受〞意圖的傾向!

而「以文本說故給孩子聽」,是讓孩子自由的悠遊書中,用他那個年紀能理解的方式和書交會。無拘束的閱讀是啟動閱讀樂趣的鑰匙。「快樂的閱讀,閱讀是快樂的」才能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孩子自主閱讀,才是我們想要傳授給孩子一生受用的〝工具〞。

狐狸-封面.jpg  
例如書菲(一年級)吧—

一天,在閱讀課時,我和孩子們讀《狐狸》一書。講的是一隻瞎掉一隻眼睛的狗和一隻翅膀受傷、不能飛的鵲鳥和一隻狐狸的故事……。

可是下課後,我竟聽到書菲和景童認真的在討論:「沒有眼睛和沒有翅膀,誰比較慘?」時,我就知道這本書起了發酵作用。我不禁偷偷的豎起耳朵靜聽他們的對話。

只見景童說:「沒有翅膀比較慘,因為牠不能飛了!」「沒有眼睛比較慘,就像騎車的人,沒有眼睛,不就車禍了嗎?」書菲回答。「沒有翅膀比較慘。」景童堅持的說。「沒有眼睛比較慘。」書菲回應。就這樣兩人一來一往的對辯。

最後書菲她說:「沒有眼睛比較慘。因為,很多動物都有眼睛,卻不一定都有翅膀!」

我也是「以文本說故事給孩子聽」,我用聲音唸,孩子用耳朵聽、用眼睛看圖。所以她完全欣賞到繪本的全貌,這就夠了。我傳遞了一本書給她,至於這本書和她產生什麼連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聽很多的故事會豐富她的生命經驗,預習生命的未來挑戰,以及無形的潛移默化。

大人一定要學會慢慢來,把閱讀書的美好和想像的空間留給孩子去吸收、品嘗、內化,讓他自己和書對話。這樣的閱讀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教授建議「在對孩子說故事時,要加以討論,讓孩子看到故事角色的心境、情緒、了解事情的因果......」我也覺得很好!因為身為一個研究者(學生),教授教導我們的是一種「引領的工具」。您可以學起來,試著放下既有的說故事方式,或者把它當做一種全新的嘗試。因為您知道純粹閱讀的美好在哪兒?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是什麼?為什麼要讀故事給孩子聽的用意是什麼了。

現在您可以去嘗試和小小孩討論,看看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學習如何討論才不會把大人的思維加諸進去?要當孩子一個好的引領人,真的要很小心,千萬不要以大人思維為導向。因為我看過「品格教育」的媽媽們,在以書作為素材時,特別著眼這本書要教導我們什麼?可憐的是,這些書經過「品格教育組」的傳遞之後,孩子看到這本書時,都興奮的直接的告訴我說:「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不可以怎樣怎樣……。」彷彿他們全都讀懂(讀透)了似的快意……,而我卻心疼沒有其他的聲音以及失去閱讀想像的悲涼!

「討論」可以聽聽他們對這本書的解讀方式和理解孩子的思路,孩子們在一起討論後會發覺,原來他讀的和我看的是不一樣的,或是我沒看到、想到這個意涵。而「看故事角色的鋪陳、心境、因果」,以一個老師而言,我會用來教導孩子書寫故事時,故事的張力、故事線的如何鋪陳……。我私以為,這都是在為孩子聽、說、讀、寫以及陶冶孩子的思考能力在預作準備。

既然是這樣,建議您去組一個不同年齡層的〝小小孩讀書會〞來磨練、磨練,用同樣的書,看不同環境、年齡層孩子的反應,一定會相當的好玩。

總之!「閱讀文本」和「討論文本」是各懷不同的使命和目的。各種說故事的方式,對我們而言,都只是〝一種工具〞而已。今天您要去說故事,想好您懷著什麼樣目的,就拿出那樣工具去輔助您達承任務吧!

祝福
玩得愉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en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