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期待這趟旅程,想像自己跟著泰雅獵人的腳步,一起去傾聽山林的呼息……。
我是濕地背包客(三)「崙埤部落」~一個原民眼中的動物樂園 ◎文:簡素津/攝影:倪茂清
8月29日,難得比太陽早起的我,就背包上肩,準備趕搭第一班捷運,然後轉戰宜蘭,在大同鄉的崙埤部落,繼續我是濕地背包客未完的行腳。
車子抵達崙埤部落,正是我們今天要探索的國寶級濕地—「崙埤池」的起點,接駁車早已在那兒等著接駁我們上登山口,現代獵人Ashong把我們裝上小貨車後,車子就在蜿蜒、坎坷的山路上,以彈跳、躍進的方式把我們帶向山林……,車程很遠,一路的蠻荒,讓人偶爾會錯覺於行進在侏儸紀公園的叢林片廠!就在一身骨頭將要散掉的當下,車子終於嘎然而停!至此,我終能體會國寶級的崙埤池保護區,為什麼無需辦理入山證了!這條坎坷的長徑,以「一夫當關」的懾人氣魄嚇阻不少閒雜人等的入侵!
泰雅敬山儀式
一走進哈盆地區這片蓊綠的山林,泰雅獵人Ashong用母語帶領我們做「敬山儀式」,以米酒一樽邀請祖靈共飲,並祈求祖靈庇祐山行的平安!事後Ashong為我們解說,他說所有的泰雅獵人入山前,都會和祖靈交通,他們非常尊敬祖靈、遵從祖靈的約束,並且相信「事故」是來自不敬祖靈而得到的懲罰。例如有人不奉養長輩,結果家中就失火被燒毀;又如某人在敬山時沒有嚴守〝不能放屁〞的禁忌,就導致漁獵時不小心被魚叉所傷而送醫……。我看著Ashong對我們訴說獵人入山的種種禁忌,心中油然升起一份無名的感動來……,在古遠的蠻荒,祖先就是遵循自然法則,用祖靈的約束代替法律的規範,即便「占卜狩獵」,也是限制狩獵量的生態永續法則啊!
泰雅的獵人學校
做完敬山儀式後,我們舉步與獵人一同前往崙埤池,一路上盛開的山螞蝗,小小碎碎的淡紫色鐘萼形花瓣,以數大之美攫住我們的目光,我喜歡這樣的色系,它總能給我春天的舒坦!
跟著一個有經驗的原民獵人入山,你就會不自覺的張開耳朵、睜大眼睛。 「你聽!」Ashong說。我傾耳細聽,一種單聲、嘹亮如吠的叫聲。他告訴我們那是山羌的叫聲,而牠是一隻母山羌哦!接著Ashong就仿聲和牠對叫了幾聲。「你看!」他指著泥地上的凹痕,告訴我們這是一隻母山羌的腳印。走著走著,在隆起的小徑上,Ashong指著刨起的抓痕,告訴我們這是鼬獾挖的洞……。
走累了,Ashong用隨身的佩刀,取一截一截的黃藤給大家止渴,黃藤的汁液涓涓汨出,好甜哦!比起水鴨腳秋海棠酸酸的莖好吃多了!經過姑婆芋旁,Ashong告訴我們:「看到姑婆芋被啃食的樣子就知道季節的不同。」「春天,山豬會吃姑婆芋的嫩芽;夏天吃它的嫩葉,秋天吃老一點的葉子;冬天,它會把整株姑婆芋用鼻子拱開根部,吃躲在地底下的獨角仙和蚯蚓……」。「萬一你在山裡受傷需要止血」,Ashong告訴我們:「九芎的葉、蛇木的心和五節芒的嫩心,都可以拿來揉碎後止血,它們的膠質有凝固血液的功效。」他邊走邊講,告訴你哪種植物可以食用、哪種樹有什麼用途、哪一些樹生命力強、耐燒……。他一邊說一邊採摘野菜,想要為我們的午餐加菜……。他神采奕奕的告訴我們:「這片山林,就是一個天然的超級市場!」
我好佩服這個六年級生,從小跟著父親到山上打獵,學到紮實的狩獵技能、山野知識以及與自然相處的土地倫理,是一個「還記得祖先」的中生代泰雅族獵人。謝謝Ashong在大自然的教室,教導我們原民的狩獵文化和與土地相處的智慧!
崙埤池
來到崙埤池,盈耳的是腹斑蛙的迎賓序曲,而枝椏間的松蘿簾幕像是等著為我們揭開崙埤池的神秘面紗似的輕輕垂掛……。
位於橫移斷層上的崙埤池,趨於岸邊生長的是挺水植物的水毛花,還有穀精草,而生長在池邊,吸水力極強的泥炭蘚,更為我們踏察的路徑,預鋪一段綠色的短毛地毯……。
除了豐富的濕地生態外,之所以成為保護區,就是有一種稀有的保育植物「蓴菜」生長著,它性喜酸性腐植土,在崙埤池內佈滿它的族群,是台灣數量最多的蓴菜生長區,我們很小心的打撈一片起來觀察,它葉背的膠質像是透明的果凍澄透晶瑩,聽說日本人還研發一種蓴菜的膠質來養生呢!
在青蛙鳴唱、豆娘飛舞的陪伴下,我們繞池一周後,告別了這個泰雅祖先口中的「水鴨池」。
走完這趟濕地,也為我的「我是濕地背包客」的旅程畫下句點。我衷心期待似亞馬遜的哈盆,可以永遠以這樣的面貌,屹立不變;我更滿心期盼,原民的獵人文化,可以永續不斷,代代傳承下去……。
Ashong,加油!
感謝的話:
謝謝Ashong在獵人學校熱忱的教導,此行真的收穫豐盈!
謝謝隨行帶隊的「荒野」志工,一路上的山行,回答我「花花草草」的問句,敎會我分辨水鴨腳秋海棠和台灣秋海棠和光果的差異性。
謝謝關渡自然公園的工作夥伴永浚,陪我們上山、下海(溯溪),真的辛苦您了!
本文發表於冠羽雜誌191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