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N0157_調整大小.jpg   
從「茶園的風景與文化」檢視自己走過的風景◎文:簡素津/攝影:簡素津、倪茂清

因為對農林漁牧的無知,所以這學期去上了劉還月老師的人文私塾「山海的寬厚、農人的智慧—透過歷史,深耕海洋的文化與漁農產業」的課程。

課程間跟著老師的腳蹤走了淡北海岸,踏察沿岸漁業的石滬文化之後,今天不經意的循著好友的足跡,來到他心儀的千島湖,然最吸引我的竟不是千島湖的湖光山色,而是茶園梯田的風光。

走過無數的茶園,坪雙公路上寧靜的南山寺茶園是我最喜歡採擷的暮秋心情。而用綿延一個又一個的山頭,以數大之美撼動過我的大崙山銀杏森林,除了美的震撼外,我心中隱隱作痛的還有對這片原本該是「水的故鄉」的山林隱隱的疼惜。我永遠無法忘懷,站在高山巔頂的我,環望綿延無際的茶園綿峰,看著山腳下拖曳出一帶大面積枯白的河床,初次嚐得〝美〞是如此的〝痛〞!
 
DSCN0160_調整大小.jpg    
也許是剛上完農產業中《茶園的風景與文化》的情感發酵,眼前的茶園風景,正如老師說的,是ㄧ張〝美麗的風景明信片〞。我心中響起老師說的:「很多人站在風景面前,卻〝讀〞不了它的風景。」也就是說,當你站在這片茶園,除了茶園整齊劃一、蜿蜒的獨特美學之外,你是否有能力去讀懂為何型塑這樣的茶園景觀以及蘊涵什麼樣的茶園文化?

老師的〝旅行宣言〞是這麼說的—「我們相信,旅行必需是一種學習,無論是行程如何安排,或者是旅行的主題,都不該只是浮光掠影的印象,或是美麗詞藻堆砌出來的形容詞,而必需有清楚的系統與脈絡,讓我們無論面對自然或者人文,都可以利用簡單且科學的系統,深入了解其間的關聯性。
旅行就是讓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學習和風景對話,學習和歷史對話,學習和文物對話,學習和族群對話……,並且在不同的養分中,找到可以豐盈每個人不同生命的微量元素。」

我常常依偎在大自然裡,在林間的小徑,看陽光篩落一地的剪影;看湖水藝術家,極致細膩的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拓印下來;甚至走在〝蟬鳴迴廊〞,還痴痴地想要分辨蟬嘶的字義……;也醉在山光水色,看曉霧欲褪時,為遠山拉出一抹淡淡的雲帶……。雖然不是放逐的東坡,此刻的山景,不免聯想到他的「……君臣一夢,今古虛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的心景交融。
IMG_4547_調整大小.jpg    
 
我仔細分辨自己看待風景的角度,是在生命的大教室中體驗「詩教」裡生活的智慧。當老師說—「『風景』中的『風』,指的是風土,也就是人民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與信仰、習俗行業、技藝、生產、物質文明等等。 而『風景』』中的『景』指的是地景,臺灣有太多的地景,都因為過度被〝象形化〞,反而讓大多數的人們,都只在乎〝像不像〞,卻沒人在乎這些地景形成的因素,以及其他相關的地理知識。」時,不禁要回頭檢視自己走過的「風景」若何?
 
DSCN0164_調整大小.jpg    
即便在這片風景前,我看懂了〝八卦茶園〞的仿若八卦,是來自環形山丘的地形闢建而得名,也明白全陽性的茶樹需要〝均陽〞,所以,即便手採一心二葉之後,仍需用機器將茶樹修剪得整整齊齊,以利茶樹的葉子平均受到陽光的拂照,也明白適合人體工學採摘的茶樹高度應為100公分為宜,卻為什麼要將茶樹修剪到需彎腰採收的80公分的高度,除了彎腰的生活智慧外,還有梯田式種植中,緩坡耕作的勞動智慧……。
 
DSCN9937_調整大小.jpg   
即便我讀懂眼前矮枝、地形、海拔、坡度,還有茶園間行列的寬度……,甚至日光萎凋的手作溫度,在在讓靜態的景貌意象,鮮亮活潑的靈動起來……。可是,當我把越過茶園的目光,停駐在夕陽斜照的千島湖,我不禁要問:風格是心靈的臉。此刻我可以探問千島湖真正的湖心嗎?
DSCN0165_調整大小.jpg   
 
想著「旅行就是讓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學習和風景對話,學習和歷史對話,學習和文物對話,學習和族群對話?」啊!不禁要喟嘆:這需要多麼豐厚的學養以及步步紮實並交叉驗證,然後經由內化、精煉而成深厚的知識底蘊啊……。

雖然古人說:「天下三件事,凡人學無盡。ㄧ曰文章,二曰風水,三曰茶。」啊!豈止三件事!光是面對〝風景〞這件事,我就相當的苦惱……。

曾經,見山是山!現在,山已經不再是山……。我不禁要問:我單純的喜樂哪裡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en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