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之力臺灣篇——《小大,在繪本中看見力量》推薦序
◎文:劉鳳芯(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封面設計:蘇雅純/照片出處:小大聯盟
《小大,在繪本中看見力量》是小大讀書會24年的成長誌、本地親子閱讀推廣的「野史」、臺灣居家客廳繼「工廠」之後再度換化為「圖書館」的二次變形記,當然,也是當代俠女真美帶著繪本四處撒花、播種開疆闢土的另類革命故事──現在不作興配戴刀劍了,尤其當俠女腰背不好時。書名的「力量」一詞貫穿全書、奔放四射、洋溢字間,既展現於小大讀書會在運作上獨樹一格的彈性力、繪本的無敵魅力、親子閱讀帶給大小參與者的感受力,也見證小大讀書會所激發的女性行動力及注入社區的活力。
邀伴共讀是一件想來便令人快樂高興的事,書源與書籍尚容易處理,搞不定的往往是human beings。此書令我印象深刻是真美坦率陳述小大讀書會從1992花園新城至今一路屢仆屢起的發展與反省,顯示這個讀書社團的有機特質;而有機,正是生命力的指標。小大精神中「可大可小」、「沒大沒小」所勾勒的不僅是小孩-繪本-大人之間的關係,也可隱喻讀書社團的運作與經營原則。誠如真美所言:大人和小孩乃因共讀的需要而聚集;回歸共讀,則讀書會的規模大小或運作長短,或能相對淡定。
小大讀書會強調共讀——親子共讀、老幼共讀、揪社區居民共讀、邀新住民共讀、走進山區共讀、深入病房共讀——除了隱含社區營造概念、並為倡議公民發聲暖身蓄力,我認為從培養下一代閱讀力的角度言,小大讀書會仿若小型家庭圖書館、因起自草根、來自民間,規模小巧深具彈性,因此可落實閱讀實踐,彌補學校閱讀教學或官方閱讀運動之所缺。大人在共讀繪本過程中所扮演的,不僅是傳遞者,更是圖書館員和活生生的讀者。學校教育雖亦教導兒童如何閱讀,但礙於時間及班級學生人數生眾多,總是無法深刻札根、頻繁演示。偏偏閱讀這門技術的上手過程就如同中世紀的手工業,新手讀者需長時近身反覆觀摩老手讀者演示閱讀,在透過不斷模仿練習方能效尤;當小大讀書會的大人為孩子唸讀繪本,正是在展現如何閱讀,而朗朗書聲比起默讀又更能讓孩子明白書該怎麼讀,因此共讀活動是培養讀者的最佳管道。
小大讀書會由共讀出發,進一步衍生共育、共享的概念,並積極結合社區,帶出在地動能,亦是小大讀書會的社團標誌。書中「闢地」篇收錄許多原本居家的全職媽媽見證,娓娓道出如何因為參與「小大」而改造了自家客廳、號召集結了鄰里街坊更多家庭、發出了聲音、讀出了自信、磨銳了眼光、創造更活潑的親子互動模式,乃此書亮點。縱使這些小大讀書會女性參與者沒有挺身倡議公民權力,但我認為她們所成就的,絕不僅僅是人的聚集,而是改變社會的浪花、臺灣社會的進步力量。
小孩是小大讀書會念茲在茲的核心、亦是繪本的主人;她/他們的心聲也呈現在書中「闢地」篇,則則精彩。身為文學愛好者,我私心高興小大的孩子因童年的繪本薰陶(我認為啦)或練就一手好文筆、或投身文學研究、或走入編輯出版領域;而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孩子也因為童年培養的閱讀習慣而具備身處浮世的沈澱之道或面對低潮的強心之法;可見繪本閱讀確是一種安靜但厚實的滋養累積。
閱讀《小大,在繪本中看見力量》於我個人而言意義有三:首先,更為瞭解真美的理念、小大讀書會的發展歷程與核心精神;再者,透過文字和照片與久未謀面但曾經熟悉的參與者和地景(綠園道旁小巷中的小大繪本館)再次相會,感動、激動也開心。三者,更堅定親子閱讀及童書推廣的重要,並對這塊島嶼持續懷抱希望。此書雖是一本彙整眾人聲音的文集,但結構清楚、行文流暢、口吻平實率爾真摯、充滿能量、極具感染力,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推薦之。
文章出處:《小大,在繪本中看見力量》/小大聯盟著/白象出版
哪裡買得到?請點購書相關連結:
蘆洲阿福的書店、誠品書店、誠品網路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熱情開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