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0304_調整大小.JPG  

人文旅行隨想篇(二十一)半島身世—品讀一段後灣海岸的生息(上)討海捕鰻苗的人生◎文、圖:簡素津

2015119,跟著劉還月老師所率領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團隊、志工,進行一趟「半島身世,化石顯蹤」的化石覓蹤之旅。

 

DSCN0301_調整大小.JPG   

微雨的早晨,三星果藤在墾管處入口的門庭,隨著落山風的起落顫顫巍巍的迎賓。明明是安安靜靜週一休館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內,卻是笑臉盈盈地傳來此起彼落的招呼聲。

DSCN0303_調整大小.JPG  

時間是早上八點,各個就定位後,劉老師為大家做簡短的行前解說,我們將從墾管處出發,走屏鵝公路轉入龜山,在沖刷的珊瑚礁岩的山腳下尋覓化石的蹤跡,然後沿著海岸線走到後灣,接著轉入頭溝,在頭溝溪開始我們的化石學習之旅。

日與夜的界線—討海捕鰻苗的人生

DSCN0327_調整大小  

一到海邊,讓老師停住腳步的是海岸沙灘上一間臨時搭建的漁寮。我知道在這寒冬的時刻,捕鰻魚苗的漁人總是在夜深頂著我們無法跋涉的寒冷,網捕隨著潮流而來的鰻苗,圈圍出一江冷冷的蕭瑟和一家衣食無虞的溫飽。

 

IMG_2582.JPG   

我知道我的生活離漁人很遙遠,即便住在淡水河的出海口,烙印在我身體記憶的捕鰻苗圖,卻是夜裡閃爍在淡水河面上那一道道美得令人嘆息的「光的界線」圖。

DSCN0312_調整大小  
可現在,大白天,我站在這兒,日與夜的界線竟是如此的天差地別。眼前就是在漁期中臨時性的漁寮,做為捕鰻苗人季節性休息住宿的場所,我忍不住趨前,在狂風亂舞的風沙中按下快門。

 

DSCN0314_調整大小  

緊接著,劉老師就叫我們退後。他說:「拍照,要把整個漁人的生活場景都拍攝下來。」老師接著說明:「一般人都會略過眼前這看似無用的瓶瓶罐罐,而直接取景於漁寮,但你仔細看,搭寮的背風面、捕上來的魚苗放在鋪底的黑網子上挑篩,網上的海底生物與植物依工作的流暢性倒出聚攏,而連著最前方的酒瓶、飲料罐,不正是漁人最完整的生活場域了嗎?」
DSCN0321_調整大小  
DSCN0320_調整大小  
謝謝老師的點化!我懂了:空間脫離不了人的需求,生計範圍絕不會與人的行為模式相背離……。對吧!

DSCN0323_調整大小  
DSCN0325_調整大小 
DSCN0326_調整大小   
謝謝劉老師的授受!我知識的行囊,盈盈如此刻的風,豐靈滿載……。 


後記:
曝曬的漁網,是漁人捕鰻苗的定置網,通常放網後會待23個小時後才收網。
鰻苗還無法人工繁殖,大抵收購價頗豐,每年寒冬,總吸引漁人用定置網和手拉網進行捕鰻苗的河口作業。去年,我在水蛙窟社區,社區解說員陪我們到龍磐公園迎日出。站在海崖上,他指著臨海的海岸邊,一塊小小的區域告訴我們:「我小時候,都和長輩在那兒捕虱目魚苗……。」
在最早以前,虱目魚苗也是無法人工繁殖,因此捕鰻苗、虱目魚苗就成了漁人河海的季節性生計。
行文至此,內心湧起對「虱目魚之父」廖一久博士的敬意,謝謝他對台灣養殖漁業的貢獻—成功的讓虱目魚可以透過人工繁殖,而少了漁人餐風宿露的身姿。
也許,我們可以期許養殖漁業的科技大躍進;也許,有那麼一天,河口捕鰻苗會是個〝消失的行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en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