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N9631_調整大小.jpg  
人文旅行隨想篇(七)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滬尾—淡北石滬的第三幅畫◎文、圖:簡素津

3月17日,我們隨著劉還月老師的人文旅行,來到熱鬧的潮間帶。老師的旅行講義是這麼說的:「每一天兩次的退潮,是台灣沿海潮間帶上最熱鬧的時間,淡水所殘存的潮間帶雖不長,但還是有些人會在這裡撿拾可食的螺貝,早期是都會原住民,晚近也加入一些新住民婦女,他們在大小石塊間尋尋覓覓,撿拾的東西種類繁多,諸如:黑螺仔、珠螺、海瓜子、笠螺、小章魚、石蛤等可食的螺貝。此外,還有一些他們不撿的各種螃蟹以及海星、海膽,則是遊客們追逐的目標,近觀這小小的潮間帶,看到的不只是討生計人的辛勞,更是最生動的一堂海洋教育課。」

因此,我們一個個便化身為拾貝人,在海洋的生態教室裡,開展我們的尋奇。
DSCN9653_調整大小.jpg

DSCN9637_調整大小.jpg

DSCN9657_調整大小.jpg

DSCN9626_調整大小.jpg

DSCN9659_調整大小.jpg

DSCN9654_調整大小.jpg    
 
不過,豐富的潮間帶上,還有更吸引我的圖像,在我一進大自然的教室時就一直左右我視線的—這幅掛在石滬與沙灘間的「彎腰的〝名畫〞」……。

DSCN9636_調整大小.jpg  
第三幅畫—彎腰的名畫《潮間帶的拾貝人》  
大自然是個畫家,一進大自然教室,我一眼就看到這幅掛在石滬與沙灘間的「名畫」—「潮間帶的拾貝人」

這幅和巴比松麥田《拾穗》相仿的《潮間帶拾貝人》,這樣的畫面在退潮的沙崙經常可見。通常來到海邊,一般人很難不走進裡頭,彎腰去探尋潮間帶海洋生物的種種驚奇,那彎腰探尋的霎那,就一頭跌進米勒的畫裡。

儘管我也欣賞過無數幅〝彩衣、亮眼、輕顰的拾貝人〞帶給我輕盈的視覺美感,但實際上比起這幅素樸勞作的《潮間帶拾貝人》就顯得貧乏許多。

每天兩次的退潮,是海洋還原豐壤的土地給這山城漁村的恩賜。自古,這熱鬧的潮間帶就為生活所苦的先人們,留下豐富多樣的螺貝,無論是煮好成為全家人餐桌上的佳餚,或是拿到市集販賣,換得生活的溫飽……。亙古以來,任憑潮來潮去,潮間帶的拾貝人,依舊用他們堅毅樸拙的生命力,刻畫出一幅幅可以品得的、在現實生活中那艱辛苦澀的味道。

像米勒對大地的頌歌般,藉由耕作、播種、拾穗的勞動畫面,傳遞人與土地共生共榮的美好。我在退潮的海邊,環望這豐壤的土地,努力的裝載眼前的這幅「名畫」。
 
DSCN9645_調整大小.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en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